日前,海亮股份宣告白鱼作价32.5亿元收购金龙集团。自此,国内铜加工领域的大哥和老二最后跑到了一起。
在行业寒冬的大背景下,两大巨头为何中选了合作?日前,海亮股份与金龙集团管理层拒绝接受采访时,讲解了双方手牵手的来龙去脉, 同时也道出了金龙集团从IPO折戟到拒绝接受收购背后的真凶。 二次登岸资本市场 11月中旬,海亮股份公布重组预案,拟以11.27元每股发售2亿股并支付现金10亿元用作并购金龙集团100%股权,交易作价32.54亿元。
同时,公司还白鱼以9.99元每股为底价,以定减筹措设施资金32.54亿元,用作缴纳上述现金对价及补足流动资金等。 据报,金龙集团已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及美洲地区创建了十大铜管生产基地,并以铜管生产能力50万吨在国内铜管行业中位居大哥方位,海亮股份则以铜管生产能力27.6万吨名列老二。自此,铜加工领域的大哥、老二惜跑到了一起。 这并非金龙集团首次希望登岸资本市场,该集团董事长李长杰如是说。
据查,早在2012年4月,金龙集团就展开了IPO实透露,白鱼发售1.4亿股募资35亿元,并计划在上交所上海证券交易所,然而到2015年初,在证监会发布的《IPO长时间审查状态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中,金龙集团的名字却早已不出。 极大的资金缺口是集团上市没顺利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李长杰道出IPO折戟背后的现实原因。据理解,当时拖垮金龙集团的是一笔16亿元的贷款,为实行跨行业发展新能源材料的计划,公司曾贷款16亿元展开投放,但这一战略决定使得公司此后面对了两难的局面:一方面,上市之际急需空缺资金缺口;另一方面,新能源材料项目又必须长时间运营,造成企业无法及时偿还债务贷款的资金,在此背景下,金龙集团的上市计划最后不得不中止。
上市阻碍使得融资计划告终,作为民营企业,金龙集团取得的贷款总是短期多,长年较少,使企业苦于推倒贷,种种不利因素使得金龙集团的资金链岌岌可危,李长杰感慨道。事实上,这一窘境从公司负债率可显现出端倪,据这次重组的预案,2013年末、2014年末和2015年5月末,金龙集团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91.87%、92.02%、92.47%,明显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 在此背景下,金龙集团在与多家公司谈判后,最后自由选择了嫁给同行业的海亮股份。而之所以有此自由选择,不可否认的是公司急需流动资金,但更为重要是,双方的合作将产生有序,使得金龙集团能更佳地发展下去,李长杰认为。
抱团供暖打造出行业巨头 铜加工行业内两大巨无霸强强合力,可以说道是几乎由两家企业主动推展。据双方管理层讲解,两家公司的高层月谈判始自今年4月,归属于一拍电影即出。对金龙集团而言,期望彻底解决多年资金紧张的状况,将更加多的精力投放到铜管的研发和新的市场的拓展上。
而在海亮股份董事长曹建国显然,企业在寒冬到来之际,合作比竞争更加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据记者理解,整个铜加工行业景气度较低,开工率严重不足60%,很多企业由于缺少订单已正处于关闭状态,海亮股份的开工率也降到80%左右,金龙集团则为70%左右,比起去年大幅度下降了23个百分点。 曹建国更进一步认为,若拆分顺利,双方将在各方面构成极大的优势互补。
首先,双方将产生资本协同效应。金龙集团具有身体素质的技术,但缺少有效地的融资的手段,而同行业的海亮股份作为上市公司,可利用融资能力,提高金龙集团的财务状况。 其次、在战略布局上,双方的布局重合度较低。据介绍,海亮股份在全球范围内对自身的铜加工产业展开了生产和销售战略布局,目前享有浙江、上海、安徽、越南等生产基地。
金龙集团则享有新乡、珠海、上海、苏州、重庆、山东、墨西哥、美国等十处铜管生产基地。 其三,产品结构的有序效果更加显著。
海亮股份在铜合金管、铜棒领域优势显著,而金龙集团的产品主要应用于在空调与加热器用铜管领域,特别是在是在高齿大螺旋角内螺纹管、超强薄壁光面铜管等产品方面优势显著。似乎,这毫无疑问将协助海亮股份调整产品结构,全力发展高附加值和优势产品。
本次交易已完成后,海亮股份的铜管生产能力将超过77.6万吨,生产能力、销量皆将沦为全球第一,将沦为全球仅次于的铜管供应商。面临未来,上市公司将减缓高附加值的新品,遏止价格竞争,也不回避更进一步收购有可能,曹建国信心满满地回应。
本文来源:kaiyun下载app下载安装手机版-www.oa256.com